巴松快讯
巴松快讯
艺术节
巴松比赛
 
 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巴松快讯 > 巴松快讯
大唐诗意漫游(巴松随想曲十一首)及作者乐曲介绍



作者介绍:


刘根祥:生于1943年。巴松演奏家,国家一级演奏员,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。早在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学习钢琴专业时,由于迷恋巴松那种神奇的音色而改学巴松专业,从此与巴松结缘。1963年担任陕西省交响乐团首席巴松直至2004年退休,共计四十余年。现移居美国,同时长期从事教学工作与业余创作活动。


冯继铖:西安音乐学院巴松专业教授,管弦系主任,研究生导师,国际双簧协会会员,亚洲双簧协会理事,中国大管学会副会长,陕西交响乐协会副会长。1978年4月考入西安音乐学院(77级)。师从国家一级演奏家刘根祥先生,1982年赴北京原中央乐团深造,师从大管演奏家、教育家刘奇先生。多次担任国内重要赛事的评委。和刘根祥、刘可先生合作编著出版了《巴松--中国传统音乐音阶及练习曲》。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。


刘可: 巴松演奏家 国家一级演奏员,国际双簧协会会员。1991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管弦系附中,师从西安音乐学院教授冯继铖。1995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,师从大管教育家戴云华,获文学学士学位。毕业后进入北京交响乐团担任首席巴松。2002年获得全额奖学金赴美留学,进入芝加哥演艺大学2005年获得音乐硕士学位。


乐曲介绍:

《巴松随想曲十一首大唐诗意漫游》(以下简称《随想曲》)是我和我的两位合作者;巴松演奏家、教育家、西安音乐学院管弦系主任冯继铖教授,和巴松演奏家、国家一级演奏员、北京交响乐团首席巴松、留美硕士刘可耗时三年,共同努力,精心打造的巴松独奏曲集。创作过程中几易其稿,同时也渗透着他们两位的心血。二位所提出的建设性,创意性的构想,和较为客观的建议,以及关于演奏技巧等方面的相互探讨,对《随想曲》的编写工作具有很大帮助。 笔者从小生长在西安这片人杰地灵的沃土上,对于十三朝古都,被誉为中国文化之根的这座城市,内心深处始终珍藏着那份由衷地骄傲与眷恋。因此,在长期从事交响乐演奏工作的同时,已经酝酿着创作一部,围绕唐朝,及唐长安城故事的巴松独奏曲。移居美国后,终于能静下心来进行这项工作。最后选择以唐朝五、七言律诗为背景,采用类似于音画的《随想曲》体裁,最终完成了《随想曲》的编写工作,了却了长久以来的宿愿。 《随想曲》同时也是继《巴松中国传统音乐音阶及练习曲》(冯继铖刘根祥编著陕西出版集团太白文艺出版社2010年8月版)(以下简称《音阶及练习曲》)之后,又一部采用黄翔鹏《中国传统音乐一百八十调》,同均(yǜn)三宫调式体系和理论编写的巴松独奏曲集。是《巴松中国传统音乐音阶及练习曲》的姐妹篇。是在吸纳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律,结构,表现手法的同时,借鉴西方音乐相关理论写作而成。 唐诗是前人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。唐诗是在唐朝国家统一,民族融合,政治开明,经济发达的背景下,通过八代先躯者的努力,最终登上“五、七言古今律诗的高峰。”(摘自《唐诗鉴赏辞典》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9月版)产生了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,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歌,生动地记述和讴歌了唐朝的繁荣景象和大好河山。



唐诗的题材涉猎广泛,大致可分类为边塞诗,田园山水诗,叙事诗,抒情诗,离别怀乡诗,以及讽喩诗,闺怨诗等等。《随想曲》这部独奏曲集,与其他相同类型的作品相比,其主要特点有以下三点;第一,是首次用巴松这件外来乐器与中国古典文化相结合,用独奏的形式来阐释中国古代诗词-唐诗。其次,是首次全部实际应用《中国传统音乐一百八十调》,同均(yǜn)三宫调式体系和理论编写的巴松独奏曲集。第三,《随想曲》的每一首独奏乐曲,篇幅较长,技巧难度较大,用无伴奏独奏曲这种形式,可以更充分地发挥和展示巴松的技巧和巴松这件乐器的魅力。


下面按照《随想曲》中十一首乐曲的排列次序,逐一进行简略介绍:


<一> 古风

一百四十年, 国容何赫然。

隐隐五风楼, 峨峨横三川。

摘自李白诗《古风 (其四十六)》



李白《古风(其四十六)》这首诗的年代,是唐王朝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,进入历史上所称的开元,天宝“盛唐”时期。作为国都的唐长安城(今西安市)不但是唐朝的政治,经济,文化中心,还是通向中亚西亚古丝绸之路的起始点。是唐时世界上最大、最繁荣的城市之一。李白《古风(其四十六)》开篇四句,形象地勾勒出了唐长安城富丽堂皇,气势磅礴,辉煌显赫的面貌,商贾云集,车水马龙的繁荣景像。


乐曲采用引子与回旋曲曲式。引子部分用降B均(yǔn)C宫清商音阶D商调式,第一主题为C均(yǔn)正声音阶A羽调式。


乐曲19至26小节旋律,选用《音阶及练习曲》练习曲第五条46至53小节旋律。


由于是整个《随想曲》的第一首乐曲,所以开始的17小节引子也可以视为整个《随想曲》的引子;开头四小节类似号角的声音,好像远古的呼唤,整个引子部分的旋律,似乎将我们带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,为我们打开了唐长安城的大门。 回旋曲的第一主题开始,是写繁华的长安街头;富丽堂皇的宫殿,车水马龙的人流,我们甚至隐隐约约听得到,从皇宫里传出的管弦钟罄之声。


曾几何时,无论在银川街头,在内蒙草原,或戈壁沙滩看到骆驼的身影,耳中听到那低沉的驼玲声,仿佛将我们带回到了远古时代,不由得使我联想起古丝绸之路,沙漠,绿州,缓缓而行的骆驼商队等等。正是这些号称沙漠之舟的万物之灵骆驼,驼着来自西域的商队,开辟了古丝绸之路,打开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门。因此,在乐曲中间77小节开始的18小节中,安排了一段具有西域音乐风格的旋律,我们似乎看到了这样的画面:从波斯远道而来的骆驼商队,缓慢地行进在繁华的长安街头,身着长袍,留大胡须的阿拉伯商人,高高地坐在驼背上。看得出他们虽然长途跋涉,旅途劳顿,亦难掩震惊,新奇和兴奋交织在一起的表情。


《随想曲》的创作过程是一次时空穿越。对于一千多年前的那段历史的认知,历朝历代都存在不尽相同的结论。用现代人的思维方式诠释唐诗,依然是见仁见智。采用巴松无伴奏独奏曲的形式是一次尝试。其优势是不言而喻的,但也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。欢迎指正。

Copyright 2009 Bassoon.org.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6044562号
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鲍家街43号 网站管理员: admin@bassoon.org.cn